水道窄,但不浅,不过因水位下降厉害,现在也仅剩下浅浅的一层,勉强能让舢板通过。
水道两侧,半米高的湖床已经裸露出来,说是湖床,其实就是密密麻麻的芦苇根茎,甚至底下可能都是往年的枯枝败叶逐渐堆高。
越往内,这湖床越高,直至有人齐腰高处,水道边上搭了一条碗口粗木棍绑扎而成的木梯,木皮新鲜未去除,因为乃临时所用,粗糙的表皮可增大磨擦。
木梯周边,还泊了好几条差不多的小舢板,林默戴上手套、头套乃至护目镜后,这才爬过木梯,钻进芦苇荡。
眼前的芦苇割过,但并非直接割出一条路来,而是对一米半左右的范围,进行了疏割,是疏果的那个疏,将原先密密麻麻的芦苇,割得稀稀落落,可供人拔开通行。
如此一来,哪怕是从天上,其实也挺难看出这有条路径,因为这片苇荡不算矮,风一吹,两边的苇尖便会搭过来,将其遮掩。
林默踩在有些松软陷脚的枯枝湖床上,拔开留下的苇杆往前一步步钻去,留下这些苇杆,更多是对两侧搭倒过来的苇尖进行支撑,不然它们会倒伏下来,不仅挡路,还会显现出较明显的路径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钻了大概二三百米吧!林默才钻出苇丛,眼前是个几百平的椭圆空地,之前也是水域,但水已经消失不见。
淤泥湖床,已经被晒得开出一个个大裂,仅余边缘处被遮掩,尚有几分潮意,围着空地长了一圈荷莲,可惜在酷热的烈日下,也是无精打采、歪七斜八。
椰圆湖床两端,便是也已干涸的水道,林默小心下到泥湖床,虽然高差还不及小腿,但他腿上受了点小伤,还是能不作便不作。
泥湖床上,已经被踩踏出一条淡淡的路径,一直延伸至一端的水道,林默也顺着这条路径,在干涸水道中穿行二百来米,来到了另一个与之前那处相似的空地。
只不过这空地上,眼下已经支起了一片大帐篷,但不是船顶上那套,那套轻易可搬不进这里来。
这套,是存在船底货仓内,形制与船顶那套类似,但要小上不止一号,不过也属于大帐篷行列。
宽三米,长度的话,可以视情况进行搭配组装,而在篷布外,还扯了二层伪装网,用途自是不必多言。
这地方,是他们在上海内行动期间,留守人员探查周边寻到并开辟而出,为伤员及休养休养人员所准备,毕竟船上还是相较拥挤了一些,而且那里以办公为主,多数时间也难以提供比较安静的环境。
而此地,位于湖区深处,虽然此地并非什么无人区,但活动的人确实少很多,湖区深处,这种纵横交错的苇荡内,水位又降了下去不通航,那更是鲜有人至。
林默踩着咯咯作响的地面,帐篷地上是铺装过的,最底下垫着那些割取的芦苇,再铺上防水布、厚帆布这些。
这地方,据开辟弟兄测算,离目前湖区水位应该差了一米,来场暴雨,应该都淹不至此处。
不过林默并没有那么乐观,此地是泄洪湖区,意味着周边的水,会优先灌注入此处,他估摸着来场大雨便能被淹。
而且能有这水道存在,大概率是周边注水进来的水路,只不过因酷热断流了,说不准来几场小雨,此处便无法呆了。
当然了,并不能因此便否定此地的作用,这里虽然相对简陋的帐篷,但因周围多植被等因素,其实不管是实际温度还是体感感受,都比船上要舒适,休养休整效果也要更佳。
目前状况稳定,无生命危险,伤势无恶化的受伤弟兄,基本都在这边静养,甚至其他不少人,也跑来这边放松一二。
船是铁壳,导热性不差,这天气连空气都是热的,自然导致船内温度这些也降不下来,所以手上没什么活计的兄弟,现在已经跑过来不少,后面估计还要更多。
林默进帐篷内,看了下伤员们的状况,这才穿过帐篷,来到另一侧的干涸水道。
水道两侧靠近苇丛处,用木棍搭了不门字形框架,高高的苇杆,被稍稍弯折下来,固定在了门架的横棍上,在底下形成了一个个遮阳小空间。
前来放松舒缓一二的兄弟,基本都呆在了这边,没去打搅帐篷内静养的伤员,而且也以看书看资料的居多,挺安静,最大的动静,怕是穿过水道,在另一处较小空地上的做饭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