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大势已成定局,纵使有不少人因为徽、钦二帝的软弱无能,而大肆咒骂,但真的知道他们被金军抓去后,也还是会忍不住悲怆大哭,哀道天地不公。
毕竟二帝的被俘,也就预示着大宋的彻底覆亡,而他们也将成为山河破碎的无家之人,就是死了,也只能成为一缕无所依附的孤魂。
当然,有哀痛徽、钦二帝被俘,就此认命的,同样,也有人选择拿起武器,反抗金军压迫的。
一时间,中原的局势变得十分混乱,不仅有金军在肆虐祸害百姓,还有一些为了生存的恶人,开始肆意张狂,学着金军烧杀抢掠的,生逢乱世,国破家亡,各种魑魅魍魉的小鬼都蹦了出来,为祸中原。
江南等地,俨然已经成了一片人间炼狱。
而被贬为江西南城,保静军节度副使的李纲,见堂堂大宋,竟变成了这幅满目疮痍的人间惨象,痛心疾首之余,也发恨要竭尽所能,拯救大宋的百姓。
他立即联合各州各城的忠义有志之士,联名上书送往大燕,奏请燕皇慕容复率兵下江南,镇压各地叛乱,救万民于水火。??。??????????。??????
为今之计,他也只能摒弃家国之念,向大燕求援。
以他们的能力,能守住自身所在的一隅,已经是极限,想要去拯救千里之外的同胞百姓,根本是不可能的事,比起金人的残暴不仁,大燕不仅跟大宋渊源颇深,慕容复的仁义之名,也广为天下人所知,无论是当初的契丹和渤海人,还是如今逃亡燕北的宋人,都能得到栖息之所,并一视同仁。
可见慕容复至少是个体恤百姓的仁君。
加上大燕的皇后、太子妃,皆是赵宋的公主,就算慕容复真的有争夺天下的野心,那这个皇帝由他来当,也要好过金人百倍。
李纲相信,慕容复一定会比金人的皇帝更加善待大宋的百姓,因此这联名奏请的上书中,言辞也是极为恳切,表示他们这些州城的守将,愿意归附于大燕,只求大燕能拯救中原的百姓。
慕容复收到李纲等人的上书后,并没有急着做出回应,而是先唤来慕容承泽、岳飞、赵鼎、祁进、朱敦儒和陈与义等人协商。
他们之中,不少都是心系大宋之人,慕容复既然想彰显功德,自然需要在这几位肱骨大臣面前表现一番了。
其中赵鼎、朱敦儒和陈与义三人自然是站在大宋一方,而慕容承泽、祁进和岳飞则是坚定地站在慕容复一方,由双方互相商讨,倾轧制衡,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。
经过六人一天一夜的讨论后,最终决定,还是以赵鼎等人出使大宋,慰问安抚为主,而祁进等人,则是主张亲率大军,将金军和贼兵所占的州城尽数夺回,至于最后的归属,则需要徽、钦二帝的一份手书了。
事到如今,哪怕赵鼎等人再心系大宋,也不可能把将士们辛辛苦苦夺下的州城再还回去,让这两个昏君继续祸害百姓。
在他们心中,慕容复才是真正的明主,而大燕这些年在民生方面的吏治,三人不仅是有目共睹,还是亲身力行的推导者,因此他们也深切地明白,只有大燕成为天下的统治者后,才会迎来真正的盛世。
他们不仅相信慕容复,同样也相信自己,相信在自己三人的辅佐下,哪怕改朝换代,大宋的百姓也一样会过得安居乐业,不会像是在徽、钦二帝统治下的一样民生凋敝,百姓疾苦。
于是,六人几乎是达成统一意见的表示,接受李纲等人的归降,挥师南下。
不过为了能使燕军更加名正言顺,赵鼎等人建议,希望慕容复能拿到徽、钦二帝亲笔所写的退位禅让书,只要能得到这二人的许可,那他们就称得上是师出有名了。
赵鼎等人知道,徽、钦二帝此时在大金的国都,想要见到他们已是极难,更别说让他们写下禅位书了,但三人同样也清楚,慕容复的手段神鬼莫测,如果是这位陛下的话,或许真的有可能做到。
他们没有让慕容复失望,慕容复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失望,不过半月的时间,就已经将徽、钦二帝亲笔署名的禅位书拿到了手。
以暗影卫的手段,要见到二帝自然不难,至于要他们心甘情愿地舍弃皇位,其实也很简单,以他们在金军大营所受的苦,二人早就恨不得能有人救他们离开了,比起金人的虐待,慕容复起码还愿意事后给他们封个闲散的逍遥王,能与世无争的安稳度完此生。
这跟在金军里遭罪,无疑是做梦般的奢侈场景。
拿到了二帝的手书后,慕容复也算是堂堂正正了,次日便在朝堂上列举出了大金的数十项罪名,随后将二帝的禅位求援书公之于众,打着二人的名号,开始兵分两路。
一路大军南下,将那些被金军或是贼兵占领的州城夺回,安置饱受战火摧残的百姓,让他们能有一处安身之所;另一路大军,则是剑指大金的国都,救王接驾。
南路大军由韩百战担任主帅,卫凉城、霍千军为副帅,几乎是精锐尽出。
而西路直奔大金国都的大军,则由汉王岳飞担任征讨大将军,也无需攻城,只要守在大金的京城外,不让他们发兵救援即可。
就在岳飞据守金都城外的期间,大金派出了不少战将与大燕斗将,岳飞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,凡是来将,皆被他斩于马下,威名之盛,吓得连续半月都没有金将敢出门叫阵。
据说为此,金帝完颜阿骨打还被气得卧病在床,若非身染重疾,恐怕就要亲自出城迎战了。
大金的京畿重地被岳飞围得水泄不通,而在南方据守州城的金军,则被韩百战率领的南路大军打得节节败退,哪怕兵分三路,亦是无人可挡。
且不说韩百战、卫凉城和霍千军三人皆是能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,就是他们三人手下的强兵良将,也是数不胜数,折彦质、游坦之、岳老三、韩世忠、牛皋、梁红玉、方百花、风波恶等人,皆在此战中履历战功,扬名天下。
shuosky。comjjenxue。comquanben8。comxiaoshuoo。com
anjie。ccsgxiaoshuo。combook520。biquge00。com
xiaoshuo84。comsmxiaoshuo。combiqugem。comkLeen。com